上海全球发达经济体持续承压。政治、政策等原因也引发新兴经济体明显放慢,持续增长充满挑战。新经济常态下,全球食品企业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千禧一代以及中国三四线城市将为行业注入怎样活力?面对日趋成熟又善变的中国消费者,企业创新又该如何进行?
随着城市化加速,中产阶级的壮大,电商大举进击三四线城市,整体消费群体年轻化,新生代母婴经济力量崛起。中国消费者行为正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食品消费进一步多样化。如今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产品价格不再是最关键的因素,消费者对食品的健康功能要求日益广泛和迫切,营养健康的生活理念渐成社会潮流。
2017年4月19日-21日,第四届食品饮料创新论坛(FBIF2017)将于在上海举行。论坛以“全球力量,领变未来”为主题,探讨食品企业如何突围新经济常态,将涵盖CEO全体大会及研发创新、营销创新、创新包装并行分论坛。
留住善变的中国消费者
“品牌不知道消费者要什么,消费者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用来形容当前中国消费者状态一点也不为过。最近20年间,中国的消费者经历了发达国家近一个世纪的消费体验,从而也造就了“最善变难以捉摸的消费者”。于是给品牌商带来一个大难题,怎样留住善变的消费者,让他们按下购买按钮?
当前食品行业面临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的双重尴尬。一方面是同质化产品严重,产能过剩,新商品更新换代。另一面是消费者不断高涨和变化的消费需求。面对食品供给与消费需求的矛盾,究竟如何让自己的产品不失宠?近两年中国饮料行业的高增长明显放缓,而这两年间,以Vita Coco为代表的椰子水品类迅速火遍全球,无疑为饮料行业注入新活力。植物水饮料市场仍有更多可能有待开发。
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单一化产品将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尤其是“新世代”的消费需求。据阿里研究院和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新世代”消费者的消费力将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新世代”在给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新世代”消费者的崛起正给食品行业带来更新的挑战和要求,倒逼行业不断升级转型。
中国本土老品牌如何焕发新活力?
中国正在加速步入品牌消费时代,新兴品牌逐渐崛起,海外品牌纷纷抢滩登陆,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和消费基础的本土老字号品牌,亟待在新一轮市场“洗牌”中走向复兴。在经历多年的洗礼和“淘汰赛”后,国内的许多老字号正呈现“冰火两重天”局面。伴随消费者注意力碎片化,新世代力量崛起,泛娱乐时代碾压式到来,消费环境变化和互联网的冲击,传统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在新常态下发展遇到瓶颈。
那些经久不衰的百年品牌,除了产品不断与时俱进以外,更重要的是百年品牌带给大众的印象。可靠的品质保证,美好的回忆附加,新颖的广告形式,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而中国本土老品牌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品牌亲和力,拥有广泛的潜在消费群,这恰恰是重振老字号品牌弥足珍贵的消费基础。如何把传承经典与时代元素相融合则是中国本土老品牌焕发活力的关键。
创新源于消费者洞察
品牌只有不断创新“保鲜”,才能永葆常青。尽管今年以来饮料市场的增速相对减缓,但是依然挡不住竞争的势头和新品萌发的动力。伴随碳酸饮料品类逐渐萎缩,行业巨头可口可乐加速扩展果汁和植物水饮料市场,并取得较好业绩。
单纯的产品本身创新,虽然能够带来产品自身的竞争力,但无法全面支持品牌发展。只有从产品生产到进入终端,从产品研发、包装到营销传播等方面全方位创新,才能驱动品牌长久持续发展。而创新的源头,则是市场洞察和对消费者的研究。
伴随着信息化的潮流,新技术的应用、内容形式的变化、传播渠道的涌现,市场竞争环境愈演愈烈。如今,广而告之的营销方式不再普适,消费者吸收信息的习惯、接受一个品牌的方式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简单了。倾听消费者声音,满足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重心。营销传播如何精耕细作,又该如何即时洞察消费者,在满足和创造消费者需求之间寻找到平衡?
关于FBIF

FBIF2016全体大会
作为全球最具行业影响力的食品行业盛会之一,FBIF致力于通过全球范围内最成功的商业案例及最具创新价值的理念,帮助食品饮料行业决策者洞察未来趋势并推动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的健康发展。内容方面,FBIF2017研发板块在原有的休闲食品,饮料以及乳制品创新话题基础上,通过我们最擅长的趋势预判将未来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品类——功能性食品,引入本次论坛,这其中涵盖美容及运动型功能性食品开发;在营销板块,FBIF2017更加强调品牌在操作层面的实用性,结合当今中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将渠道和战略话题纳入其中;对于包装分论坛,FBIF2017将更加强调设计创新并积极在全球范围内筹划第一届“标志大赏”。该奖项将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并专注于食品饮料的包装设计创新。
FBIF部分往届演讲嘉宾
▪ 马儒超,总裁,亿滋中国
▪ Jesper Fournaise Colding,亚洲高级副总裁,爱氏晨曦
▪ 李自强,百事高级副总裁兼康师傅首席市场官,百事,康师傅饮品控股有限公司
▪ Frederic Linkens,北亚区董事总经理,诺好事
▪ Emmanuel Pouey,前全球创新副总裁,百加得
▪ 郁瑞芬,总裁,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
▪ Ralf Zink,全球研发主管,DMK
▪ Patrice Malard,首席科学官,合生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皮埃尔-阿兰•瑟拉里,研发创新副总裁,蒙牛乳业
▪ 戴永春,原玛氏中国精益总监及玛氏供应学院亚洲区总监,玛氏中国
▪ Peter Everett,大中华区首席营销官,优诺事业部总监,通用磨坊
▪ 叶心薇,数字化全整合总监,美赞臣
▪ Joe McEwan,数字和社群负责人,Innocent 饮料
▪ 孙玲莉,高级包装设计经理,玛氏巧克力中国
▪ Melody M. Miller,设计运营总监,亿滋国际
▪ 品赞设计 艺术总监 彭冲
▪ PaperFoam 首席执行官 Mark Geerts
▪ 吴红军,副秘书长,中国包装联合会
▪ 朗标 首席执行官 竹文峥(Vladimir Djurovic)
▪ 科佩 集团亚非欧中东地区包装特种材料总监 Rainer Schlicht
▪ Xavi Cortadellas,佳得乐创新设计高级总监,百事
▪ 奕傅睿,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董事会前主席;企业质量总经理,法国达能集团
▪ 邸雪枫,大中华区集团质量保证部副总裁,雀巢(中国)有限公司
▪ 郑芸岭,亚太质量总监,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 Diana Escoda,亚太全球研发创新中心总经理,可口可乐
▪ 杨乾辉,华东区董事长,康师傅控股
▪ 陈俊江,生产总处副总处长(兼研发处主管),中国旺旺控股有限公司
▪ 王洁,亚太饼干类研发副总裁,亿滋国际
▪ Pete Mitchell,全球媒介创新总监, 亿滋国际
▪ 符秀婷,品牌总监,酩悦轩尼诗帝亚吉欧洋酒(上海)有限公司
▪ 赵兴继,市场系统休闲品牌管理部总经理,蒙牛乳业
▪ 吴嘉芬,中国市场总监,金宝汤太古
▪ Marcelo Amstalden Möller,全球消费者市场洞察主管,喜力
▪ Valerio Nannini,全球战略及创新高级副总裁,雀巢
▪ Ellen Debrabander,营养食品全球高级研发副总裁,百事公司
▪ 陈维智,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白波集团
▪ 曹永梅,生产总处总处长,旺旺集团
▪ 季顺英,创始人,中国巧克力(苏州)研发中心
▪ Richard Cotton,内容及卓越创意总监,可口可乐
▪ Mike Bascom,营销总监,百威英博(加拿大)
▪ 陈卫,食品学院院长,江南大学
▪ Annemieke (A.M.) Beers,农业技术食品学院院长,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
▪ 郭顺埻,食品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
▪ 田英山,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
▪ 施春雷,博士,农业与生物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
▪ 陈君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 中国工程院院士
▪ Jeffrey Lipton,首席技术官联合创始人、研究员,康奈尔大学创新机械实验室,Seraph Robotics公司
▪ 高彦祥,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 Aalt Dijkhuizen,荷兰国家农业和食品委员会主席; 前任校长兼董事会主席,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
▪ Mark Post,生理学教授,血管生物学家,马斯特里赫特大学
▪ 洪波,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
▪ 范博欧,产品制造事业部亚太区总裁、全球副总裁,埃森哲
▪ 栾娜,网络媒体事业群副总裁兼广告客户部总经理,腾讯
▪ 费睿,首席营运官,谱赛科
▪ Sjoerd Post,市场分析师,英诺华市场洞察力
▪ 金苏,杜邦营养部健康事业部大中国区菌种产品管理总监,杜邦
▪ 俞毅,数字服务大中华区主管董事总经理,埃森哲
▪ 张佳妮,全球总部物联网战略经理,IBM
▪ 张智捷,全球货运部门亚洲区副总裁,罗宾逊全球物流
▪ 苏旻,资深顾问,麦肯锡
▪ 虞坚,中国区总经理,凯度消费者指数
▪ 栗建,亚太区数字营销负责人,陶氏化学
▪ 汪丛青,HTC Vive 中国区总经理,HTC
▪ 莫康孙,董事长,麦肯光明广告有限公司
▪ 钟桥轩,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博达大桥广告公司
▪ 陈佩琪,董事总经理,JKR
▪ Robin Fegen,创始人兼总监,The Robin Collective
▪ 龚湘伟,总裁兼帝斯曼亲水胶体全球业务单元总监 , 安德利果胶
▪ 林丕坚,亚太区市场总监,泰莱公司
▪ 韦棠梦,亚太区总裁,奥美广告
▪ 雷琇渂,数字行销总经理,凯络
▪ 陈一枬,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威汉传播集团
▪ 辛默,中国区的首席知识长,奥美集团;亚太区文化洞察总监,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
▪ Steve McGinnes, 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品牌发展,硕科
▪ 翁诗雅,腾讯策划交付部总经理,腾讯公司
▪ 虞坚,中国区总经理,Kantar Worldpanel
▪ 徐晋,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思略特
▪ 许丽平,大中华区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尼尔森
▪ Nancy Janes,全球图形解决方案商务拓展总监,惠普
▪ 郭岚,消费者神经科学大中华区负责人,尼尔森
▪ 袁明晶,销售部副总经理,微软在线
▪ 徐进,高级副总裁,凤凰网
▪ 樊克明,首席创意执行官,奥美
FBIF2016部分参会企业

咨询及报名垂询
Bill Wang 王淼
M:+86 18221699058
邮箱:bill.wang@simbaevents.cn
演讲垂询
Isabella Hsu 贝拉
M:+86 18217049505
E:isabella.hsu@simbaevents.cn
媒体垂询
Wilbur Zhu 朱未
M:+86 13122909456
E:wilbur.zhu@simbaevents.cn